油炸桧
油条的本名叫“油炸桧”,据说最早是由南宋的临安人做出来的
南宋的奸相秦桧和他老婆王氏,在东窗下定计,以“莫须有”的罪名,把精忠报国的岳元帅害死在风波亭。消息传开后,临安的老百姓个个气炸了肺管子,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件事。
当时,在众安桥附近有两个小吃摊:一家卖芝麻烧饼,摊主叫王二:一家卖油炸糯米团,摊主叫李四。一天下午,由于没什么顾客,两个摊主面对面坐下聊天。一来二去,他们又谈到秦桧害死岳飞的事情了。李四气呼呼地捏起拳头,在案板上使劲一捶,骂道:“姓秦的,卖国贼!我恨不得把你……”王二笑道:“李四哥,您别急,看我来收拾他们!”说着,他拿出两个面疙瘩,很快捏成两个面人:一个是吊眉的男子,一个是歪嘴的女人。他又抓起切刀,在吊眉男子和歪嘴女人的脖子上各砍了一刀,又对李四说:“您看,怎么样?”
李四点点头,说:“我看,这还便宜了他们!”说完,他把自家的油锅端到王二的炉子上,又把两个面人重新捏好,背对背粘在一起,丢进滚油锅里炸。他一边炸面人,一边高声叫道:“大家快来看,油炸桧!”
几个行人听见李四喊出的“油炸桧”,觉得特别新鲜,就围拢过来。
当看到油锅里这两个面人的相貌时,大家心照不宣,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。于是,大家心里也很痛快,都跟着叫起来:“快来看呀,油炸桧!”
就在这时,忽听铜锣开道,原来奸相秦桧坐着八抬大轿退朝回府,正好经过众安桥一带。秦桧在轿子里听见前面传来众人的吵闹声,觉得有些不对劲,就喊了一声“落轿”,派亲兵去抓人问个究竟。很快,亲兵把王和李四抓来了,还把油锅端到轿子前。秦桧一眼就看见油锅里被炸得焦原的两个面人,气得又吹胡子又瞪眼,大声吼道:“大胆的刁民,你们想造反不成!
王二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,笑道:“回相爷,小人只是做小本生意的良民,哪儿敢造反呢?"
秦桧说:“既然如此,尔等怎敢乱用本官名讳?”
王二把眼珠一转,计上心来,说:“回相爷,您的名讳是木字旁的桧’,小人我这是火字旁的'烩哩!”
这时,李四也跟着帮腔道:“是呀,是呀,音同、字不同!”秦桧听了,一时竟无言以对。
秦桧不愧老奸巨猾,看着油锅里浮起的两个面人,喝道:“休得巧辩,这炸成黑炭般的东西如何吃得!你二人分明是聚众生事,欺蒙官府!”听秦桧这么一说,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不平之色。有两个胆大的汉子,马上从人群中站出来。一个大声说:“就要这样炸才好,就要这样炸才
好!”另一个把油锅里的面人捞出来,放入口中,连声说:“不错,不错,现在吃正好,现在吃正好!我真恨不得一口把它吞下去哩!”秦桧听了哭笑不得,只好吹了两下胡子,瞪了两下眼睛,钻进轿子,灰溜溜地走掉了。
堂堂宰相在街头当众出丑的事情,一下子轰动了整个临安城。人们纷纷赶到众安桥,都想尝尝“油炸桧”的滋味。王二摊子上的生意顿时红火起来,简直忙不过来。李四也不做糯米团了,他把油锅搬到王二的摊子上,二人合伙做“油炸桧”。
最初制作的“油炸桧”,是背对背的两个面人。捏出这样的面人,实在很费事。后来,王二和李四又想出了一个省事的法子。他们把一个大面团切成许多小面条,拿出两根(一根当秦桧,另一根当王氏),用擀面杖先压一下,再扭结在一起,放到油锅里炸。这样的做法就方便多了。
当初吃“油炸桧”的人,本是出于痛恨秦桧夫妻,为忠臣岳大帅鸣不平。可后来人们认为“油炸桧”的味道还挺不错,而且价钱便宜,所以吃“油炸桧”的人越来越多。很快,临安城的所有烧饼摊都学着王二和李四
的样子做起“油炸桧”来。渐渐地,这种食品传遍了全国各地。
从此,“油炸桧”便成了一种广受欢迎的大众食品。后来,人们又叫它“油条”,因为它是用两根长条形状的面团炸成的。又由于油条最早是在烧饼摊上做出来的,所以直到现在,烧饼和油条总是在一个摊子上做这种习惯一直被保留下来。
免责声明:文章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联系删除。